Europe 歐洲,  Stories 旅行故事,  Travel

東經 21.3° 北緯 48.7°:斯洛伐克柯希策《我的太空不是夢》

變富有的故事。
預估閱讀時間: 5 分鐘

0.
與朋友在布達佩斯分手後,又跳上車前往斯洛伐克。因為客運時間兜不攏的關係,硬是在柯希策這個小城住了兩晚。整個柯希策只有一間能負擔起的青旅,沒得選擇。已經旅行了三週,只想趁這兩天好好放空休息,什麼功課都沒做。

驚喜之所以讓人震顫眷戀,就是因為沒有任何介懷與期望吧。沒想到這兩天的經歷卻變成我後來最常跟別人說的旅行故事之一。

1.
到科希策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,從車站走到青旅大概要十幾分鐘,最快的路徑是穿過一個長長的公園,晚上的小城非常安靜,但也有點令人害怕。

加快腳步走到最靠近青旅的出口,我才猛然發現,天啊,堅實的大鎖把出口鐵柵牢牢栓住了。晚上居然會閉園!很怕被鎖在公園裡,我趕緊往回走,園裡的燈一盞盞暗了,我越來越不安。

走到一個岔路,發現警衛正在拿手電筒走走晃晃,準備鎖大門,我背著十幾公斤的行李,努力往唯一的出口跑去。出口外,小城的路燈昏黃,有那麼幾秒,卻是我煞白的、救命的光。

回到路上,科希策看起來比我平靜許多。多走點路而已,我想,畢竟還沒有要睡公園的心理準備。前往民宿的路途中,經過了一個轉角,和一棟燈火輝煌的現代建築,地上有一條不長不短的紅毯,鎂光燈還亮著,看起來像是剛舉辦完什麼典禮之類的。

張望了一下,紅毯底端大大地寫著「Košice Art Film Fest」。哦,藝術電影節?我們是剛好遇上了,還是碰巧錯過了呢?

2.
平安抵達青旅,青旅主人是一位英語不太好的阿姨,沒事,習慣了,英語不是國際語言,比手畫腳才是。公共區域茶几上有些柯希策的旅遊指南,包含剛才看到的藝術電影節文宣。原來方才瞥見的是開幕典禮。是剛好遇上了啊。

我是蠻喜歡看歐洲文藝電影的,但還是以商業片居多,不知道這裡的藝術電影會不會太硬?不管了,反正沒事,明天就睡到自然醒,然後隨便找一部看吧,我這麼盤算著。

洗完澡,已經過午夜了,小城靜得只剩白噪音。今天白天都在長途巴士上睡覺,此刻並不睏。我泡了杯熱茶,坐在窗邊,窗後面是花園,花園後面是星空。

沒有辦法不想起八個月前停留過柯希策的你。

當時你告訴我,你到了柯希策以後,突然覺得疲倦,便在青旅睡了一個下午。我沒有辦法不去想像,你是否也下榻這間旅館,是否也跟我睡在同個房間、同床被窩。我看見身上所有的細胞被悶在大海裡,無法動彈、無法呼吸。

3.
像篤信古典物理的人第一次聽見廣義相對論那樣。故事都結束了,我狡猾地避開你的視線和期待,但沒有辦法避開你的腳步、你的藍圖。

那也是我亟欲了解的宇宙的一部份。愛亦包含恨,生伴隨著死,相遇預告了別離,美夢成真憑依於遺憾發生的機率。

我明白這些道理,但不明白你。

我們是剛好遇上了,還是碰巧錯過了呢?對折的時間替我找來更好的藉口。然而你離開之後,為什麼我再沒見到那唯一的、救命的,發著光的出口呢?

4.
已經忘記前一晚是如何睡下的了,隔天醒來已經接近中午。

青旅距離柯希策舊城只消幾分鐘步行。經過前一晚進行著「Košice Art Film Fest」開幕典禮的建築,原來這是當地的文化中心,建築裡外都妝點上了藝術電影節的紅色和黑色元素。

信步走在舊城街道上,經過了髮廊、未到營業時間的酒吧、廣場、在廣場上談天的人們、雕像、在雕像上休息的鳥兒,經過了賣氣球的商人、經過了裡頭正傳出陣陣詩歌的教堂。走進教堂內聽了一會,有位女士向我點點頭,微笑。

走到小城的邊緣,地圖上標示那裡有一間郵局。我知道週六郵局通常不怎麼營業的,但還是想賭賭看。果不其然,別說開著的郵局了,連關著的都沒有,門上貼了張用斯洛伐克語寫的告示,沒能看懂。

這會功夫,已經把舊城繞了一圈。正午的烈陽直曬在頭頂。

5.
走進一間裝潢溫馨、似乎開幕沒多久的餐廳,看來我是這天的第一組客人呢。我用剛剛查到的斯洛伐克問候語向店員打招呼,他衝著我親切微笑。

點了份鹹食和啤酒,我拿出剛剛從文化中心拿的電影節手冊,開始研究待會該去看什麼電影。我挑了兩個比較近的放映場地,再篩選一下有英語字幕的電影,唔,竟然有蔡明亮導演的《臉》。嗯但還是先考慮比較少能接觸的歐洲電影好了。

這頓飯非常好吃,啤酒也是我喜歡的味道。不遠的轉角處,一棟看起來有點年紀的暗棕色建築,就是我要去的電影院。我慢悠悠地走過去買票,一張才 3.5 歐元,是個非常親民的電影節啊。

開場前五分鐘,還是沒什麼人進到影廳,差點以為自己要包場了。直到放映前一刻,才有很多當地人湧入,大概坐到七分滿,空間中充斥著我聽不懂的語言。有時候會很想忘記自己是黃皮膚黑頭髮這件事情,像現在。還好此時燈暗了下來,在發著光的投影幕前,我們是平等的,沒有人需要被救贖。

6.
這是一部匈牙利電影《Lajko: Gypsy in Space》(中譯:我的太空不是夢),背景為美蘇太空競賽時期,蘇聯想要成為第一個將地球動物送上太空的國家,便篩選適合的人來做實驗。主角是一名來自匈牙利的吉普賽男人 Lajko,他從小的夢想就是飛上太空。而這次,Lajko 陰錯陽差地得到了機會,他登上太空船並且完好無缺地回來了。這本是天大的喜訊,然而高層卻不願意承認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人是位吉普賽人,政府轉而對外宣布他們將一隻名叫「Laika」的狗狗送上了太空,牠成了第一個去過太空的動物。

電影以黑色喜劇方式呈現,演員帶著誇張而意想不到的表演,多處畫面設計都埋藏歷史意涵,比如匈牙利十月革命旗幟、柏林圍牆上的名畫兄弟之吻等等,我很慶幸我剛離開匈牙利、也在柏林走過東邊畫廊。

放映結束後,本以為要散場了,有幾個人又走了進來。噢天,我居然選到了導演場。導演 Balázs Lengyel 是匈牙利人,因此全程以英語和斯洛伐克口譯搭配。那時突然覺得我跟導演是一國的,我們都是這個場合中的外人。

我決定來跟他說說話。幾個問題過後,我悄悄舉起手,主持人把麥克風遞給了我,我清清喉嚨。「嗨,首先我想說,我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,謝謝你的作品。然後我想問一下,為什麼將主角設定為吉普賽人呢?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象徵意義?」

口譯將我的問題翻譯成斯洛伐克語後,導演以英語向我回答:「謝謝你喜歡這部作品。其實我想製造一種衝突感,執政者寧願太空英雄是隻狗,也不要是社會地位相對低下的人,這是多麼荒謬的事。故事雖然是虛構的,但事實上吉普賽人在匈牙利國內也面臨著機會不平等的情況,他們的夢想 —— 比起一般人來說 —— 總是因為各種原因比較難實現。」

後來有觀眾問導演推薦這次電影節的哪些電影,他說,他非常喜歡亞洲導演奉俊昊與蔡明亮的作品。散場後,導演離開影廳前,對我微微一笑。

那天總共獲得了三個微笑的我,是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吶。

7.
十天後回到里加,結束了人生中首次一個月長的獨旅。朋友 M 隔天要回法國了,得趕緊見他一面。如往常安靜的蓮花酒吧裡,我向他說了在柯希策發生的事。

「很酷、這真的很酷⋯⋯,那導演是不是以為你是什麼國際記者呀!」我們同聲大笑。

8.
我曾為了要踏上你踏過的路而感到忐忑,我曾不知道如何造訪明明全然陌生卻已滿溢悲傷的城市。我曾無法面對搞砸了一切的我。

現在我放過自己了,我不再去探究所有事情的因果,我不再執著怎麼才算不辜負。望向星空我看見,莫之能禦的時光湧浪將傷痛沖散,也把一部份的我們吞沒了。

我決定給自己一個微笑了。

那唯一的、救命的、發著光的出口,原來是我自己。
而屬於我們的快樂,終究也只能是夢吧?


謝謝閱讀,我的零散小遊記會先放在 instagram: @hypothermarea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或內容,歡迎點擊拍手 “Like” 給我鼓勵!(免費註冊帳號即可拍手)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