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urope 歐洲,  Stories 旅行故事,  Travel

東經 21.0° 北緯 56.6°:拉脫維亞 Liepāja 《四季之二》

在海邊迷路的故事。
預估閱讀時間: 4 分鐘

1.
到達利耶帕亞時,已經是晚上八點了。今天住的飯店看起來復古但溫馨,外牆是暖黃色的磚,內裝也多是木製家具,我的床上方還懸掛著一個小小的舊型電漿電視。

「嘿,現在走到海邊大概十五分鐘,還來得及看夕陽呢!走嗎?」我問。
「走啊!」H 回答。

海邊有一座公園,公園的入口有一座比人還高的金屬製地球儀。我反射性地前去瞧瞧,東亞、太平洋西邊的那個小島,用大大的拉脫維亞文寫著「TAIVĀNA」,嗯,很好,我很滿意。

四月初的波羅的海海邊,氣溫偏涼,夕陽的輪廓出奇地柔和,天邊是朦朧的粉色,我不曉得我是否領略過這樣的顏色、和這樣的溫度。

「要不要碰碰海水?」H 沒等我回答,逕自往前走,海風將他的外套連帽吹得鼓了起來。他俯下身,把手指埋進浪花裡。
「噢!超冰!」我們相視而笑。

你我應該也有過一往無前的時候吧。想笑就笑、想奔跑就奔跑,不怕太急、也不怕來不及。

2.
天空由粉色轉為暖紫色,又轉為礦藍色,一直維持到大約晚上九點,我們走回飯店時。途中我們偶遇了純白色的路面電車,很可愛,而街上的人非常稀少。

「不覺得四季的感覺很奇妙嗎?我在這邊生活,才第一次看到這樣整個城市的葉子全部變黃、全部掉光、全部被雪覆蓋、再全部融掉的樣子;夏天晚上十一點要睡覺天還是亮的、冬天下午三點下課卻已經天黑了,真的有時間在經過的感覺。」我轉頭看向 H。

「相對的啦。我當初從新加坡去到台灣交換,也強烈感受到換季,冬天真的是要冷死我了。不過,我想同時也是因為,妳知道一年以後就會離開這裡了,會更用力去感受吧。」他也回看向我。

「悲秋傷春」原來是這樣的意思。看得到時間的盡頭時,果然會更認真地去生活嗎?比起你,我是不是因為總用迷濛的眼睛去看未來,才老是留下遺憾呢?

3.
隔天一早的行程是去看城北海岸線旁的一連串廢墟。這是十九世紀初由沙皇俄國所建的戰略性堡壘群,不過建設到一半就廢棄了。百年後的現在,地下通道紛紛露出,大部分混凝土結構也已分崩離析,與周圍綿軟的沙、濱岸的植物、來訪遊客的塗鴉,以及一座格格不入的風力發電機,融合成一幀特殊的風景。

看完廢墟,我們走進旁邊的松樹林裡。
「你如果去里加 Old Town 的觀光市集,會看到超多攤在賣琥珀。你知道波羅的海為什麼盛產琥珀嗎?就是像這樣的古老松樹所分泌的松脂形成琥珀以後,又被海浪帶上來。聽說現在還會有人到海邊撿琥珀來賣。」講沒幾句,自以為是觀光大使的我,就在森林裡迷路了。

我們決定相信地圖上的小徑一次,走了大概二十分鐘不像是路的路,好不容易終於回到公車站,卻發現下一班公車要等半個多小時。還好對我來說,等待不是件困難的事。

但等待到底什麼模樣,在你與時光面前,我只能語塞。

4.
「我覺得我以後會想在這裡養老欸。」走在利耶帕亞街道上,我告訴 H。「雖然這裡是拉脫維亞第二大城,但房價應該很便宜,風景又漂亮,而且沒什麼人,治安好,應該也不會發生戰爭,很適合養老欸,對不對。」

「啊,不過偶爾會覺得被歧視就是了。」我補充。

人們旅行,會不會其實是想尋一處停泊?什麼都不想,就只是生活。
我很少想起你了。只是偶爾海風吹過來時,你在我心裡掛起的風鈴,還會悠悠唱鳴,提醒著我:曾有人聽到這串鈴聲,無論多遠,都願意奔赴而來。

接近傍晚,我們又跳上巴士,往北方,前去下一座充滿故事的拉脫維亞小城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