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 萬人可以改變的事:波羅的海之路如何促成這三個國家重獲獨立
也許你還記得 2004 年的「二二八牽手護台灣」,當年有約 200 萬台灣民眾手牽手,從基隆到屏東,築起一條 500 公里長的人鏈,抗議中國針對台灣的飛彈佈署。但你知道,這場活動的靈感來源於三十年前的「波羅的海之路」嗎? 預估閱讀時間: 4 分鐘
1989 年 8 月 23 日,波羅的海旁出現了一起大規模和平抗議行動。200 萬人手拉著手,連成一條 675 公里長的人龍,此事件直接影響了波羅的海三國,愛沙尼亞、拉脫維亞以及立陶宛重獲獨立主權。
貽害波海三國五十年的《德蘇互不侵犯條約》
1939 年,納粹德國和蘇聯簽訂了《德蘇互不侵犯條約》( Molotov–Ribbentrop Pact),當中雙方秘密約定瓜分波蘭,並把波羅的海三國劃入蘇聯範圍。1940 年起蘇聯在德國默許下吞併三國,並陸續建立了親蘇偽政權,使其「被自願」加入蘇聯,開始了長達五十年的統治。
五十年間,蘇聯政權控制言論與思想,並進行大規模換血,將三國人民送往俄羅斯本土甚至西伯利亞地區的勞改營,並把大量俄羅斯人遷進波羅的海三國。蘇聯統治末期,三國人民有近 800 萬人,而當中有超過 270 萬是俄羅斯人。
二戰後的紐倫堡審判,就有對於《德蘇互不侵犯條約》當中秘密條款的揭露,但至 1980 年代蘇聯仍拒絕承認非法侵占波羅的海三國,堅持其加入蘇聯是出於自願,三國人民對於蘇聯的不滿也水漲船高,期間大大小小的抗爭不斷。
串起三國首都的「波羅的海之路」
隨著蘇聯統治五十年將近,1989 年 8 月 23 日,《德蘇互不侵犯條約》簽訂之後的五十週年,在波羅的海旁出現了大規模的和平抗議行動。愛沙尼亞、拉脫維亞、立陶宛三國人民共約 200 萬人手挽著手,連成一條 675.5 公里長的人龍,串起塔林、里加、維爾紐斯三國首都,表達對德蘇非法秘密條款的抗議,並要求蘇聯承認三國的獨立地位。
在網路甚至談不上普及、電視和報紙媒體都被控管的年代,怎麼做到的?
事實上在之前幾年,波海三國都有類似的抗爭行動,只是在 1989 年德蘇條約簽訂的五十週年,民間運動團體下定決心,要聯合起來幹一票大的。他們選定了連結各個首都和城市的路線,確保路線不會中斷,並且提供免費巴士讓民眾搭乘前往較偏遠的城市,過程中也不斷用無線電及可攜式廣播溝通,最後形成了這條六百多公里長的「波羅的海之路(The Baltic Way)」。
這波非暴力抗議活動引發國際關注,短時間內佔據西方媒體版面,也延燒到其他城市,在柏林、列寧格勒(今聖彼德堡)、莫斯科、墨爾本、提比里斯、多倫多等地都有支持波羅的海之路的遊行運動。
蘇聯承認秘密條款以及三國獨立
面對來自西方的譴責,原本態度強硬的蘇聯政府終於軟化,在 1989 年底承認了《德蘇互不侵犯條約》對三國的非法侵犯。1990 年三月,立陶宛首先宣布恢復獨立,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也在 1991 年跟進,至當年底,三國的獨立政權已普遍獲得國際認可,並加入聯合國。
此事件影響了蘇聯各加盟國的獨立運動,為蘇聯的解體開了第一槍。組成人鏈的和平抗爭行動也成為 2004 年「二二八手牽手護台灣」以及 2013 年「加泰隆尼亞之路」的範本。
今日的波羅的海國家
距離波羅的海三國恢復獨立已經將近三十年,現在他們過得如何呢?
我在波羅的海國家之一的拉脫維亞生活了快一年,我看到的狀況是,政府很努力地進行去俄羅斯化,街上幾乎看不到俄語標示,不管是拉脫維亞人,或是俄羅斯裔居民,大部分都很珍惜得來不易的自由與獨立,國旗在街上四處飄揚,獨立紀念日慶典時,舊城區更是擠得水洩不通。
如果不是三十年前的人們勇敢站出來,也許都不會有今日的波羅的海三國。
當然,至今拉脫維亞人口還是有四分之一左右是俄羅斯裔,所以境內還是存在不少俄羅斯人和拉脫維亞人之間的矛盾。去到三國境內的某些小鎮,還是會覺得時空凍結了一樣,景物建築都彷彿停在蘇聯時期的樣子。他們遇到的問題一樣不少,親俄或親美、種族矛盾、政客貪污、薪資低落……,嘿,等等,怎麼聽起來有點熟悉?
但至少,他們現在有機會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了,他們能揮舞國旗或任何旗幟,上街表達自己的訴求了,不再搖擺不定,不再一下被誰侵略、一下被誰佔領。
那我們呢?
來到拉脫維亞之前,我並不曉得台灣和拉脫維亞有這麼相似的遭遇。了解波羅的海之路的故事以後,內心也不知不覺受到了鼓舞。
台灣人們,你們要什麼呢?為了自由、正義與和平,我們可以做多少呢?
站出來、說出來,大家一起。如果 200 萬人做不到,也許 200 萬 01 人可以。
參考來源: http://www.balticway.net/ http://www.thebalticway.eu/en/ The Latvian Institute, 2014. The Baltic Way: The day holding hands changed history 首圖來源:Kusurija, Wikimedia Commons